鍛件冷卻方法的選擇取決于鍛件材料、尺寸、生產量和車間的 具體條件。
車輪鍛件熱處理的冷卻方式對行車輪鍛件的最終性能和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常見的冷卻方式包括:
1. 空冷:將鍛件放在空氣中自然冷卻,適用于低、中碳鋼及合金結構鋼的小型鍛件??绽鋾r,應避免放在潮濕地面或金屬板上,以及有穿堂風的地方,以防止冷卻不均或局部急冷引起裂紋。
2. 坑冷:將鍛件埋入充填著導熱性較小的砂子、爐渣、石灰或石棉的地坑中進行冷卻,適用于中碳鋼、合金工具鋼及大多數低合金鋼的中型鍛件。碳素工具鋼鍛件需先空冷至700℃~650℃后,再坑冷。
3. 爐冷:將鍛件放入500℃~700℃的加熱爐中,隨爐冷卻,適用于中碳鋼及低合金鋼的大型鍛件和高合金鋼的重要零件。爐冷是最緩慢的冷卻方法,適合于高合金鋼和特殊合金鋼鍛件及大型鍛件的鍛后冷卻。
4. 噴霧冷卻:通過噴嘴將冷卻液(如水、油或其他介質)以霧狀形式噴灑到鍛件表面,利用液滴蒸發(fā)吸熱原理降低鍛件溫度。噴霧冷卻具有較高的冷卻速度和較好的冷卻均勻性,適用于對冷卻速度要求較高的鍛件。
5. 液體冷卻:將鍛件直接浸入冷卻液中進行冷卻,冷卻液可以是水、油或其他介質。液體冷卻具有較高的冷卻速度和較好的冷卻均勻性,特別適用于大型、復雜形狀的鍛件。
6. 控制冷卻:通過精確控制冷卻過程來優(yōu)化鍛件組織和性能,可以根據鍛件的材質、形狀和性能要求,制定合適的冷卻曲線和工藝參數。
選擇合適的冷卻方式需要綜合考慮行車輪鍛件的材質、形狀、尺寸、性能要求以及生產條件等因素。對于小型、簡單形狀的鍛件,可以采用自然冷卻或風冷;對于中大型、復雜形狀的鍛件,則需要采用噴霧冷卻、液體冷卻或控制冷卻等方法。此外,還需要注意冷卻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冷卻速度和冷卻均勻性等因素對鍛件性能的影響